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原始痛點-激痛點-運用球的推揉

1940年代,美國女醫 Dr. Travell 首先提出"肌激痛點"這個名稱
認為是肌肉組織因受到傷害或過度使用後引起的局部肌肉收縮的小結節
由實驗證實,「肌激痛點」是由不正常的感覺神經末稍及不正常的「肌終板」所構成,由於神經末稍之乙醯膽鹼過量游離而形成「肌緊繃帶」,再經由周邊神經敏感化的過程,把訊息傳回脊髓,慢慢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神經連結,稱為「肌激痛點神經連結」;
也就是說,只要外界神經傳來一點小刺激,就可以引發整個系統興奮,傳至大腦皮質產生痛覺
若是在「肌激痛點」上針刺或注射,亦即局部刺激痛受器,訊息傳回脊髓後,可將「肌激痛點神經連結」破壞,而達到立即止痛的效果


什麼是「激痛點」?
1993
年,崔薇兒醫師(Janet Travell)和塞門斯醫師(David Simons)提出看法:激痛點是「位在(骨骼)肌肉上可觸到的緊帶區裡的節結,這個容易發作的部份有相當敏感的壓痛感」。

肌肉纖維的表層下,摸得到這些對刺激極度敏感的點,大小各有不同,暱稱包括「小腫塊」、「小豆子」或「大腫塊」。若摸到的點柔嫩好壓,那很可能就是「激痛點」。激痛點節結的大小會因所在肌肉的大小、形狀、類型而有所不同,但所有激痛點的一致特徵就是柔嫩好壓。激痛點柔嫩的程度是當加壓時病患會因痛畏縮,此動作叫做「驚跳反應」(jump sign)。



資料取自於「人體止痛完全圖解」一書


對肌肉的機制有興趣的也可參考:
平滑肌的收縮機制- -下集  (國科會教學資源平台)
西方在1950年代也發現到類如原始點的Trigger Point(連鎖反應點或稱激痛點,似乎等同「筋結」,下面四分鐘的動畫解釋『勞損』的發生與用球或者圓形的東西可以解決筋傷,值得大家更容易了解筋傷的解除原理了--(摘錄WeiMing Chung分享的文字

trigger point explained with animation

利用二顆網球纏繞在一起於肌肉上按摩 

這是早期分享的版本,現改用上面介紹的方式,將二顆球用膠帶纏繞起來,就不像之前套在襪子內,揉起來會分開,揉在位置上的精準度就提高了,尤其是脊椎二側

綜合上面種種的理論與介紹,就要來好好運用在原始點上囉~


剪輯相關激痛點-利用網球-的自我推揉方法影片參考如下:

腿部+足部-網球推揉-原始點-激痛點

復健治療師更詳細的教學影片 (中文講解)

←新增

來為我們操勞的身軀--舒解僵硬又疼痛肌肉吧!


RemoveMuscle Knots Yourself (Tennis Ball Release)

這是剪輯影片中的一部,朋友特別為大家翻譯文字重點如下,一併分享給大家:

使用網球緩解下背部痛點 (原始痛點/激痛點Trigger point) Paula Moore醫師認為網球可用於全身,尤其是下背部,是相當受歡迎的方式。她自己也親身體驗,效果佳。
當你由人體的後方往前看,脊椎模型綠色部分是腰椎,網球主要施力於腰椎兩側及沿著骨盆上緣。特別是第二腰椎附近常是主要痛點所在。當然你要用拇指或手肘也可以。 
先用手指找出讓你會阿!"(阿是穴)的痛處,然後將網球放置於該處,轉動膝蓋帶動身體,施予壓力尋找痛點。如果無法確認痛點,可以將一腳跨於另一腳膝蓋上,甚至雙手交握按於膝蓋上施力加壓。尋找到痛點,維持姿勢一直到痛消退為止,有時痛甚至會傳到腳,平均進行時間大約在20秒至23分鐘,越是慢性痛需要時間越久。然後再轉動膝蓋帶動身體,拿出網球,側身後再起來。注意請勿直接起身,直接太大的壓力可能會造成局部淤血。當然你可以再尋找其他痛點,有時一側就可能有2-3個痛點。推薦進行時間為洗熱水澡或運動後(就是溫暖身軀後進行效果佳)

2 則留言:

  1. 對!大家加油!善巧的運用身邊工具,就可以在疲勞時,簡易的幫自己推揉一下,再溫敷,消除酸痛和勞累的效益立現哦~
    或者每天在休息前,在不適的地方揉一揉,一來不必讓酸痛累積,二來身體的狀況也會往更好的方向前進。真好!

    回覆刪除